汽車尾板于上世紀30年代在歐美發達國家開始使用,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盛行至今已發展了50多年,如今仍沒有任何新型裝卸設備可以替代,其在城市物流環節中它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大量運用在門店配送、小型倉庫之間貨物轉運、桶裝垃圾轉運、搬家等物流環節。特別是在一些特殊行業的物流運輸中,與其他裝卸裝置相比,汽車尾板的*全、平穩特性使其優勢尤為突出。
歐美國家的物流行業專業分工很細,所以汽車尾板基本上用于貨物在物流以后的分流配送及城市內的門店分流、上門客戶的物流收送環節。而在香港其應用又有所不同,由于香港與內地的貨物有著大量進出口運輸,國內倉庫、工廠又大多裝卸設備不足,所以往來深港兩地的運輸車輛幾乎都配裝尾板。
國際汽車尾板產品概況
目前全世界汽車尾板主要分為兩大類:歐式尾板和美式尾板。
歐式尾板起源于歐洲大陸,主要生產廠家有:Zepro、MBB,Dautel、Bar、Dhollandia、Sorensen、Anteo、Elephantcar、Markshell、AHT。
美式尾板起源于英國和美國,主要生產廠家有:Waltco、Maxon、tommygate、Ultron、Tiemman、Leyman、R&B、Ratcliff、DEL。
歐洲尾板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末,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尤其是法規對勞動者保護的完善,刺激并促進了對尾板的需求。由于汽車運輸占據了大多數的份額,從長途運送的拖車、大型卡車到城市內部派送的小卡車,微型卡車都需要配備尾板,規格從250kg~3000kg,甚至5000kg。
歐洲執行嚴格的低碳環保的要求,卡車實行輕量化的策略,以便增加載質量。尾板也要求輕量化,機械部分采用高強度鋼,大板才用高強度的鋁合金板,甚至整套尾板全部采用鋁合金材料,其代表為AHT。
美式尾板設計及外觀與歐式尾板區別很大,有Raillift(垂直式)、TUCKAWAY(折疊下藏式)和Pick-up(皮卡車尾板)。
同歐式尾板一樣,美式尾板除了給公路運輸的拖車、重型貨車及小型/微型卡車配備之外,還給美國暢銷的皮卡配備。相比歐式尾板,美式尾板的生產工藝上比較粗笨,但是非常結實,以鋼鐵為主要材料。
由于歐式尾板設計上的優良性、更大的載質量及安*全的平衡性,歐式尾板也逐漸被美國、英國、澳洲、南非等國家和地區所接受。
在2005年之前,據ZEPRO報道全世界的尾板年需求量在150000臺左右,到2015年已達200000臺,其主要的增長地在亞洲和南美地區,代表國為中國和巴西。
上一條:汽車尾板是多種先進裝卸裝備的一種
下一條:汽車尾板占一席之地的原因 |
返回列表 |